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在意識障礙臨床領域的進展
意識障礙(DoC)是指各種嚴重腦損傷導致的意識喪失狀態,如昏迷、植物狀態(VS)和微意識狀態(MCS)。慢性意識障礙(pDoC)是指意識喪失超過28 天的意識障礙。pDoC 目前缺乏確切有效的治療方法,臨床對pDoC治療的研究與嘗試一直在進行。
pDoC發病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丘腦-皮層和皮層-皮層連接的破壞是主要原因。中央環路假說提出丘腦-額葉-頂、枕、顳葉感覺皮質的連接是意識的基本環路,該環路完整性的破壞將導致pDoC。pDoC患者存活時間一般為2~5年,其中VS患者意識恢復較困難,MCS患者有較好恢復潛力。近年來,對于DoC殘存意識的檢測、病理機制特征、臨床診斷、預后判斷及治療等領域均出現了較多進展,并引起了高度的重視。
在“意識障礙精準評估及臨床應用論壇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第一輪培訓會”的主席致辭中指出“在意識障礙臨床領域,診斷是最重要的。因為診斷可以預測患者的預后。而治療方面,目前在世界范圍內,除了tDCS有部分證據,并沒有療效的確定證據。”
在最新發布的《慢性意識障礙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中特別指出無創神經調控技術,如經顱磁刺激(TMS)或者經顱直流電(tDCS)近年來在難治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可作為治療意識障礙的有效手段。

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是利用微弱的直流電來調節皮層的興奮性及連接性,MCS可更多從治療中受益,長時程 tDCS調控的累積效應可重塑意識網絡。但目前關于tDCS 治療pDoC患者的刺激部位、時間、參數及療程尚無統一標準,該共識推薦刺激部位為前額葉背外側區(DLPFC)或后頂葉皮層,10-20 分鐘/次,1-2mA,10-20 天。
將tDCS陽極放置于前額葉背外側區(DLPFC),陰極放置于右眶額葉的治療方案在眾多國外研究中證實療效顯著。例如,2014年Thibautetal等人在30名只進行了一次tDCS的MCS患者中,有13人在干預后出現了新的有意識行為跡象。最近,2017年Thibautetal等人研究表明,即使在刺激方案結束后一周,重復使用相同的方案超過5天,在16名慢性MCS患者中,有9名患者的昏迷恢復量表(CRS-R)的分數顯著提高。2018年Thibautetal等人提出的一個案例研究也揭示該患者有意識行為跡象。
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作為一種安全,新穎,無痛,無創的腦部刺激技術,在意識障礙的臨床領域中相對于其他治療方案具有確定的療效證據,為治療意識障礙患者帶來了希望。同時,關于tDCS治療DoC患者的更為確切的治療機制和治療方法值得我們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討。
- 上一篇:陽極經顱直流電刺激聯合常規語言療法治療非流暢性腦卒中后失語癥 2021/3/3
- 下一篇:江西省廣播電視臺來我司進行企業采訪報道 20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