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顱直流電刺激對最小意識狀態促醒應用的研究
MCS & Coma & VS
MCS:最小意識狀態(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又稱為微小意識狀態,是指處于意識障礙的患者保留了部分對外界和自身的覺察與關注程度,這種程度微小又明確。部分意識的保留使其區別于昏迷(Coma)及植物狀態(VS)。在神經昏迷促醒領域中,意識障礙的患者只要出現MCS,即意味著病人向好的方向轉歸,同時給更多的意識障礙的患者帶來了希望的曙光。
Coma:昏迷(Coma)是完全意識喪失的一種類型,是臨床上的危重癥。主要表現為完全意識喪失,隨意運動消失,對外界的刺激的反應遲鈍或喪失,但患者還有呼吸和心跳,多呈閉眼狀態。
VS:植物狀態(VS),又被稱作睜眼昏迷,患者處于不可逆的深昏迷狀態,喪失意識活動,但皮質下中樞可維持自主呼吸運動和心跳,多呈睜眼狀態。該病的病因1/3為外傷性,2/3為非外傷性。非外傷性病因包括感染、卒中、中毒、缺血缺氧、電擊、腫瘤和腦退行性疾病等。
tDCS對MCS患者的促醒原理:
與其他神經促醒技術相比,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具有無創、低刺激、無痛、易操作、攜帶方便、費用低廉、應用范圍廣泛等特點。近年來,有大量的研究表明tDCS可以改善最小意識狀態患者的意識水平,同時可以提高患者的改良昏迷恢復指數CRS-R評分。
tDCS不僅僅是針對單個神經元的活動,它還調節神經元群的整體活動。tDCS除上述即刻效應外,還有后效應,它是指經顱直流電刺激發揮作用(無論是陽極興奮亦或是陰極達到抑制效果)后,即使停止刺激,仍能持續一段時間。針對于MCS的治療主要依賴于后效應。研究認為左側DLPFC是與抑制控制相關的腦區,左側DLPFC的激活與抑制控制能力增強有關,同時參與時間相關加工。
所以對于MCS患者的治療處方通常為:
注:顱骨缺損患者安全起見給予1mA電刺激。
研究發現:
Yang等人通過腦電圖EEG檢測發現,DLPFC-tDCS可提高MCS患者額頂葉皮質區域的θ波,降低γ波;Antonio等也發現額葉tDCS可提高健康人和MCS患者前額葉皮質興奮性┅┅
目前關于tDCS昏迷促醒的報道主要集中在MCS的患者。
MCS的治療需采取各種有助于神經功能恢復措施。 例如改善腦循環、腦代謝、神經營養、運動及其他語言和運動功能。同時也有大量研究指出將tDCS聯合針灸、高壓氧或藥物等,效果比單一使用效果要好,反過來說,單靠藥物或傳統康復治療MCS患者,很難達到理想的康復效果。特別指出的是,部分藥物如抗癲癇類藥物,因其具有鎮靜作用,會使得tDCS效果治療效果減弱,所以此類藥物不建議與tDCS同時使用。
- 上一篇:【展會邀請】華恒京興期待與您相約 2021/3/11
- 下一篇:陽極經顱直流電刺激聯合常規語言療法治療非流暢性腦卒中后失語癥 2021/3/3